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 地址:安徽省巢湖市槐林镇九峰厂区
  • 生产基地: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沱江街道麦园埔厂房
  • 邮编:230000
  • 电话:13546875458
  • 邮箱:FishingnetChina1@gmail.com
欧宝登录app入口

南国智库·财经观察|“海鲜自由”背后海南快速推进深远海养殖“往深海走”

来源:欧宝登录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4-15 22:34:16

  南海渔业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海域,是我国开展深远海养殖的重要区域。深远海养殖,顾名思义,是指在远离岸边的深水海域进行的养殖活动。深远海养殖能有效拓展传统养殖空间,实现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水产品生产。

  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快速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为我国深远海养殖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闲渔业走”是海南海洋渔业战略发展趋势,海南正在快速推进深远海养殖,向深远海要食物,耕海牧渔。

  养殖企业和专家觉得,海南深远海养殖机遇和挑战并存,建议做精做好水产种业,选育一批适宜深远海养殖的新品种,实现水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品牌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深远海养殖与海洋旅游、水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建议快速推进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通过延伸产业链提高深远海养殖产业的综合效益。

  “出鱼啦!”3月中旬,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港金鲳鱼养殖项目基地迎来金鲳鱼丰收季。

  拉网、起吊、装筐数以万计的金鲳鱼从重力式网箱的水面跃出,它们色泽金黄、身形饱满、活力四射。

  这是海南海垦海洋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海洋集团)于去年投资建设的首个深远海养殖项目,标志着海垦集团在现代海洋产业领域实现从陆域向深远海的战略跨越。

  “这是继去年11月成功捕获首批17万斤金鲳鱼后,基地在今春捕获的又一批金鲳鱼。”海垦海洋集团金鲳鱼养殖项目负责人邓伦飞和记者说,此次捕获的30万余斤金鲳鱼经过冰冻加工,将被分批销往海内外市场,为各地百姓餐桌增添海南鲜味。

  邓伦飞介绍,选择金鲳鱼作为深远海养殖的主要品种,一种原因是因为金鲳鱼无肌间刺、肉质鲜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深受消费者喜爱。另一方面主要看中了其具备适应大规模养殖、养殖技术相对成熟、销售市场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等特点。

  已建成的深远海养殖基地喜获丰收,新项目建设也如火如荼。3月上旬,海垦海洋集团投资3662.93万元建设的海垦(三亚湾)深远海养殖项目在三亚市三亚湾西岛农渔业区养殖海域真正开始启动网箱建设。

  该项目计划在199.37公顷海域内建设并投放两台桁架式平台和36口100米周长HDPE(高密度聚乙烯)深水抗风浪网箱开展组合式养殖,同时配套养殖辅助船等设施。

  “每年的3月至6月是海南本土金鲳鱼种苗的上市期,我们正在加紧制作网箱,计划赶在5月份投放首批种苗,年底就可以迎来首批渔获。”邓伦飞说,随着设施装备水平、配套养殖技术的逐步的提升,以及海南在简化用海用岛审批手续、调整海域使用金减免手续、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等方面逐步加强用海用岛要素保障政策的支持,坚定了公司发展深远海养殖的信心。

  当下,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龙栖湾普盛海洋牧场,3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犹如“海上宫殿”,镶嵌在蔚蓝色的海面上,蔚为壮观。

  今年1月下旬,海南第三座深远海智能养殖旅游平台“龙栖湾公主号”抵达龙栖湾普盛海洋牧场,与“普盛海洋牧场1号”和“普盛海洋牧场3号”相邻,组成深远海养殖矩阵。

  海南普盛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枨文介绍,“龙栖湾公主号”更大、更智能。更大,体现在它的养殖水体达到6万立方米,一造渔获可达240万斤,超过了之前两个平台的总和。更智能,体现在它有着先进的智能化数据管理和精准投喂系统,养殖人员能够实时掌握养殖环境的各项参数,实现科学养殖;根据鱼类的生长需求,定时定量投放高质量饲料,既避免了饲料浪费,又提高了养殖效率与产品质量。而且,“龙栖湾公主号”拥有非常良好的抗风浪能力,投用后将成为华南地区首座渔旅深层次地融合的海上综合平台。

  “再过10几天,首批25万尾军曹鱼苗即将投放到龙栖湾公主号养殖平台,首轮养殖工作即将开启,我对军曹鱼的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非常有信心。”纪枨文说。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海南深远海养殖水体规模达到859万立方米。2024年,海南新增工厂化养殖面积67万平方米、深水网箱养殖水体89万立方米,休闲渔业产值增长19.2%。其中,新增深水网箱养殖水体是2023年新增量的近2倍,海南深远海养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24年,海南水产养殖产量79.44万吨,同比增长7.47%,水产养殖成为渔业重要发展动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省渔业产量的44%,养捕结构从2022年的39:61优化到44:56。

  海南发展深远海养殖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潜力无限,但养殖企业和行业专家这样认为,深远海养殖也存在不少要解决的问题。

  邓伦飞表示,企业目前主要养殖金鲳鱼,是因为金鲳鱼是海南热带特色种业“三鱼一虾一螺”的主要品种之一,海南本土水产苗种企业供应的种苗质量好,供应量充足,养殖企业在岛内就能实现种苗采购,降低养殖成本。但从长远发展看,需要培育出更多适合深远海养殖、具有优良性状、高的附加价值的新品种,降低养殖成本、缩短养殖周期、减少养殖风险的同时,满足那群消费的人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此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纪枨文则更加关注陆域部分水产品加工厂、冷链物流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从近几年的养殖经验来看,每当水产品集中大量上市,收购商就会压价,造成价格波动。如果能延伸产业链,通过冷冻技术延长水产品销售周期,或做深加工,打造海南水产品品牌,才能进一步打开消费市场,让整个产业链有相对合理的利润,引导产业良性发展。

  南海海洋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海南江鹏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江认为,发展深远海养殖应坚持陆海统筹,要把握好陆海资源、陆海生态、陆海产业、陆海空间协调互补、相互连通的关系。陈江建议在海南省西南部沿海地区建设一批与深远海养殖相配套的产业基地或园区,集中发展一批包含水产种苗、养殖装备制造、智慧渔业研发、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修造船及后勤补给、海产品交易等相关产业的集中区,为深远海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数月前,海南在清水石斑鱼亲本培育与人工繁育技术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成功将清水石斑鱼驯化培育为深远海养殖的新种类,并在循环水车间内实现了规模化繁育;今年,澄迈将启动玉包二级渔港建设,改造提升玉包领航渔业公司养殖码头,为实现发展3万亩以上深海网箱养殖目标提供服务保障从“谋一域”至“耕全链”,海南深远海养殖正在“向深海走”,“蓝色粮仓”将愈发丰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