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矩形V型双弧面中底两用网板制作技能
来源:欧宝登录app入口 发布时间:2025-09-29 06:44:17当时方位:主页专利查询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专利正文
本发明专利技能触及一种矩形V型双弧面中底两用网板,上盖面板与曳纲板之间、下盖面板与曳纲板之间别离摆放支撑有主面板、后导流板和前导流板,曳纲板上下两边的主面板彼此对称呈V型,主面板内侧弧形曲面的曲度为9%‑15%、外测弧形曲面的曲度为8%‑12%,上下主面板之间的V型视点为165°~175°,曳纲板的前端固定有曳纲固定支架,曳纲固定支架上距离设有拉板装置孔,曳纲拉板经过拉板装置孔装置在曳纲固定支架上且装置的当地可调理,曳纲拉板上沿竖向距离设有曳纲衔接孔,上盖面板的后端部位距离设有上叉纲衔接孔,下盖面板的后端部位距离设有下叉纲衔接孔。本发明专利技能网板扩张力大、阻力系数低、稳定性高,可以在拖底以及近底层对拖网进行网位调布。
拖网是一种移动的过滤性渔具,网板是单船拖网中的首要属具,其最大的效果是完成网具的水平扩张。并在底拖网作业时,网板起到网具沉降器的效果;在中层拖网作业时,网板也用于完成网具笔直扩张。目前我国单船拖网运用的网板方法首要为两种作业方法。底层拖网作业方法:捕捉休息于海洋底层的贴底性鱼类,运用网板的类型有椭圆形平面网板、椭圆形曲面网板、椭圆形曲面开缝网板、“V”形网板、矩形平面网板和矩形曲面网板等。网板贴海底被单船拖曳行进,在拖网作业中需对网板进行调理,使其到达抱负的作业状况。单船底拖网网板调理首要改动曳纲固结点与叉纲固结点方位,以及上下叉链长度,以此来完成对网板作业冲角、网板内外倾和前后倾的调理。中层拖网作业方法:捕捉休息于海洋不同水层的中上层鱼类,运用的网板类型有立式曲面、立式曲面V形网板、立式双曲面V形网板和大展弦比矩形曲面网板等。网板展弦比1.6-2.8之间,展弦比均较大。网板的升阻比2.0-6.0之间,归于高性能网板,
1.一种矩形V型双弧面中底两用网板,包含上盖面板(1)、主面板(2)、曳纲板(3)、下盖面板(4)、前导流板(7)、后导流板(12)、曳纲固定支架(9)和曳纲拉板(11),所述上盖面板(1)与曳纲板(3)之间、下盖面板(4)与曳纲板(3)之间别离摆放支撑有主面板(2)、后导流板(12)和前导流板(7),所述曳纲板(3)上下两边的主面板(2)彼此对称呈V型,其特征是:所述主面板(2)内侧弧形曲面的曲度为9%-15%、外测弧形曲面的曲度为8%-12%,上下主面板(2)之间的V型视点为165°~175°,所述曳纲板(3)的前端固定有曳纲固定支架(9),所述曳纲固定支架(9)上距离设有若干拉板装置孔
1.一种矩形V型双弧面中底两用网板,包含上盖面板(1)、主面板(2)、曳纲板(3)、下盖面板(4)、前导流板(7)、后导流板(12)、曳纲固定支架(9)和曳纲拉板(11),所述上盖面板(1)与曳纲板(3)之间、下盖面板(4)与曳纲板(3)之间别离摆放支撑有主面板(2)、后导流板(12)和前导流板(7),所述曳纲板(3)上下两边的主面板(2)彼此对称呈V型,其特征是:所述主面板(2)内侧弧形曲面的曲度为9%-15%、外测弧形曲面的曲度为8%-12%,上下主面板(2)之间的V型视点为165°~175°,所述曳纲板(3)的前端固定有曳纲固定支架(9),所述曳纲固定支架(9)上距离设有若干拉板装置孔(13),所述曳纲拉板(11)经过拉板装置孔(13)装置在曳纲固定支架(9)上且装置的当地可调理,所述曳纲拉板(11)上沿竖向距离设有若干曳纲衔接孔(14),所述上盖面板(1)的后端部位距离设有若干上叉纲衔接孔(15),所述下盖面板(4)的后端部位距离设有若干下叉纲衔接孔(16)。
- 上一篇:手撒网怎样撒